江西芦溪:救赎 “破碎” 企业,用行动谱写重生乐章 来源:法治零距离 时间:2025-01-08 浏览:

  法治零距离讯  面对一家陷入资不抵债困境的省级龙头企业——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某乳业公司,芦溪县人民法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实施了破产重整,不仅保障了职工权益,还实现了企业的重生。

  该公司因盲目扩张、管理不善等原因,自2019年起逐渐陷入债务危机,至2023年年底已资不抵债,对外负债达3.39亿元,而资产仅2000余万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公司近百名职工和众多债权人深感担忧。

  芦溪县人民法院法官邓克明在深入了解案情后,发现公司虽然负债累累,但其乳业生产线运转正常,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具有辨识度的商业品牌。同时,职工们对公司有深厚的感情,愿意继续为公司工作。这些发现让邓克明看到了公司重整的价值。

  为了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合议庭确定了以保障公司正常经营为主、剥离不良资产为辅的重整思路,并作出准予债务人继续经营的批复。同时,法院要求管理人进驻公司办公,对公司日常经营销售进行监管,确保重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重整期间,法院干警们积极筹集资金,通过解除冻结扣押、清收应收款项等方式,结清了职工当月工资,让职工们能够安心过年。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职工队伍,也为公司重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过紧锣密鼓的重整准备工作,2024年7月2日,芦溪县人民法院批准了重整计划。9月30日,公司超前筹集了全部重整资金。10月,180多万元职工债权全部清偿完毕,担保债权、建设工程优先权、共益债务等也全部清偿,普通债权也按比例获得了清偿。原定期为6个月的重整计划在3个月内顺利完成。

  此次重整不仅使公司本部职工86人及300余名送奶工免于失业,还保留了合作销售门店近300家,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优化管理结构等措施,公司实现了重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芦溪县人民法院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破产重整案件中,法院可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创新举措保障职工权益、实现企业重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司法力量。(供稿单位:芦溪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