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4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南宁召开全区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总结 2024 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明确 2025 年 “政治建设、纪律作风、监督制约、责任落实” 四大重点任务。广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出席会议并强调,全区法院要以 “严” 的基调深化自我革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为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 “不想腐” 的思想根基
会议指出,政治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 “生命线”。全区法院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 “第一议题” 制度、专题研讨班、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形式,推动全体干警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建立 “政治素质与司法能力双考核” 机制,将廉洁司法纳入法官晋级、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从源头筑牢信仰之基。
二、以纪律作风为抓手,高悬 “不敢腐” 的震慑之剑
针对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会议部署 “三大攻坚行动”:
常态化纪律教育:制定《全区法院党纪学习教育方案》,开展 “每周一法”“典型案例警示月” 活动,组织干警参观监狱、庭审旁听职务犯罪案件,用 “身边事” 教育 “身边人”,年内实现警示教育覆盖率 100%;
风腐同查同治:建立 “风腐问题关联查处机制”,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同步倒查是否存在司法裁判不公、执行不力等腐败问题,2025 年计划开展司法作风专项督查 6 次以上,对 “冷硬横推”“拖延办案” 等行为露头就打;
靶向整治重点领域:聚焦执行领域 “消极执行”、审判环节 “关系案人情案”、司法拍卖 “暗箱操作” 等高发风险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涉案金额超 50 万元的腐败案件实行提级管辖、挂牌督办。
三、以监督制约为关键,织密 “不能腐” 的制度之网
会议明确构建 “三全监督体系”:
全流程审判管理:升级 “智慧法院” 监督系统,对案件立案、审理、执行各环节设置 26 个风险预警节点,自动识别超审限、违规变更保全措施等问题,实现 “人案绑定、动态监管”;
全方位协同监督: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贯通,建立 “问题线索双向移送” 机制,2025 年计划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督检查 4 次,推动 “内部监督” 与 “外部制约” 同频共振;
全透明司法公开:深化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将庭审直播、文书上网纳入法官办案 “必选动作”,全年计划直播庭审超 10 万场,让司法权力在 “阳光” 下运行。
四、以责任落实为保障,扛稳 “严管厚爱” 的主体之责
针对 “关键少数”,会议要求各级法院党组书记履行 “第一责任人” 责任,班子成员落实 “一岗双责”,建立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压实到个人。推行 “领导干部定期廉政谈话” 制度,对新任职干部、员额法官开展任前廉政考试,对苗头性问题及时 “咬耳扯袖”。同时,强化 “以案促改”,对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法院,在系统内通报并开展专项巡查,推动 “查处一案、整改一片、治理一域”。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以‘严管’体现‘厚爱’,以‘铁规’守护‘公正’。” 黄海龙强调,全区法院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 2025 年司法公信力测评提升至 95% 以上,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护航壮美广西建设。
据悉,2024 年广西法院共查处司法作风问题 127 件,处分 156 人,同比下降 23%;开展司法巡查 18 次,推动完善制度 45 项。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广西法院正以 “零容忍” 态度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持续发力。(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