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有一条因“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礼让佳话闻名遐迩的小巷——六尺巷。受到启发,桐城推出“巷子学法”新模式,深化法治惠民新实践。
构建浸润式普法空间。黛色瓦檐下,该市城市主巷道与社区巷道联动,构建层次分明的普法空间体系。在文渊路、西后街、城市主巷道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青少年保护专题彩绘墙,社区巷道紧扣“法治即生活”的理念,围绕高空抛物责任、宠物饲养规范、相邻权、继承、劳动权益保障等民生热点的法律解读,组成了“烟火气满满”的宣传矩阵,将法治宣传融入可触摸的生活场景。“一巷一法”、可游可学的法治文化风景线吸引市民游客纷纷前来,驻足“打卡”。
解码文化IP法治基因。位于老城区的文城西路,长20余米的红色剪纸墙十分吸睛。该市聚焦“六尺巷”“裁襟励子”等本土文化IP,以非遗项目“桐城剪纸”的艺术形式刻画传统典故,将“桐城派”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民公约相结合,立体展示“德法相融”治理理念。传统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成人之美”“诚实守信”等美德与法治精神在方寸之间完成一场“时空穿越”。
焕新基层共治生态。该市依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法治“乡贤”,为居民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五分钟法治生活圈”覆盖调解室、法律书屋,实现“巷中人巷中事巷中解”;村(社区)建立“积分超市”,搭建法律、金融、购物、出行等十余个“信用礼遇”应用场景,形成“美德行为—信用积分—实物服务”闭环转化链……这种内生治理力量,推动全市矛盾纠纷总量、万人成讼率大幅降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率达98%以上,桐城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殊荣。
寻常巷陌点亮法治之光,依法善治融入市井烟火,如今,崇法尚礼的文化基因,正在桐城奏响基层善治的时代节拍。(来源:安庆新闻)
下一篇:淮北市用好用活“法律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