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4月20日,由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观湖街道主办,民法博物馆承办的“纸艺传法韵,普法润人心”主题活动在深圳民法公园举办。此次活动通过法治文化参观、情景模拟游戏、非遗法治剪纸等形式,为参与活动的市民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学法体验,让民法典等法律知识以生动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纸艺传法韵,普法润人心”主题活动
普法小使者带领市民沉浸式开启法治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市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漫步深圳民法公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之旅。讲解员结合公园内的法治雕塑、民法环等特色景观,生动阐释民法精神,让市民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
普法小使者为大家讲解民法博物馆
随后,大家走进民法博物馆,龙华区培育的第三批“普法小使者”以专业的姿态、生动的语言,为市民们介绍馆内珍藏的民法文献、历史文物。从古代契约文书到现代民法典编纂历程,普法小使者娓娓道来,带领市民穿越时空,探寻民法的历史脉络。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配合普法小使者的精彩讲解,让市民们不仅了解了民法的起源与发展,更深刻体会到法治文明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情景互动释法,解锁生活难题
民法博物馆法律问题展板
参观结束后,龙华区司法局和观湖街道在民法讲堂设置了“民法典生活剧场”。现场,“器材损坏仍使用,受伤算谁的责任?”“被掉落的树枝砸伤怎么办?”“地滑摔倒可以索赔吗?”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现场的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让市民们明白如何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作人员在模拟法庭为大家讲解法律问题
更具特色的是,工作人员以深圳民法公园的动漫IP《华仔的一生》为背景,在模拟法庭设置了情景模拟游戏。通过模拟华仔在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遇到的法律问题,如校园侵权、劳动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财产继承等,引导市民朋友现场讨论法律问题。在互动过程中,工作人员适时进行专业解读,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活动的市民们积极发言讨论,纷纷表示这种形式让民法典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非遗法治剪纸,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非遗传承人在讲解法治剪纸课
活动的最后,模拟法庭开展了非遗法治剪纸课。非遗传承人将“民法典”“守法”“法治”“校园反诈”“扫黑除恶 ”等法律元素融入剪纸艺术创作。
法治剪纸课教学
剪纸活动中,在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剪纸技法、指导构图设计下,有的市民剪出了守法的窗花,有的则创作了天平、民法典等图案。在一刀一剪之间,市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在创作中将法律知识牢记于心。
此次剪纸活动将沉浸式法治课堂与可触摸的非遗剪纸体验有机融合,为市民打造了“学法律、赏非遗、动手创”的多维体验场景。“参与今天的活动,我感受到了传统剪纸的精妙技艺,也真切感受到法律对日常生活的保驾护航。”参与活动的蒋同学说。
今年以来,龙华区持续深耕“法治 + 非遗” 特色品牌,将深圳民法公园动漫 IP《华仔的一生》转化为 20 幅非遗法治剪纸作品,以刀工纸韵勾勒《民法典》对公民一生的权益保护图景。还拍摄法治非遗短视频《剪纸里的法治人生》,让静态剪纸艺术在动态影像中鲜活呈现法治守护人生的温暖故事。
接下来,龙华区将持续探索“法治 +非遗”“法治 + 科技”等多元融合模式,推动法律知识从纸面条文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指南,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来源: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