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2025 年 4 月 25 日,吴忠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成功侦破一起虚拟货币投资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以 “代炒虚拟货币” 为名骗取受害人王某 30 万元,警方通过快速侦查与跨省协作,最终为受害人追回 18 万元经济损失。该案的侦破彰显了吴忠公安对新型网络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也为公众防范虚拟货币投资陷阱敲响警钟。
一、案件经过:高收益承诺背后的陷阱2023 年 7 月,受害人王某经朋友韩某介绍,结识了自称 “虚拟货币投资专家” 的张某。张某宣称掌握某英文界面投资平台的 “内部操作技巧”,承诺 “稳赚不赔”“亏损兜底”,并展示虚假收益截图诱导王某入局。从 2023 年 8 月至 10 月,王某分多次向张某转账 30 万元,委托其进行 “代投”。然而,当王某要求提现时,张某以 “平台维护”“汇率波动” 等理由拖延,最终失联。
诈骗手段剖析:
身份包装:张某虚构 “资深投资者” 身份,利用受害人对虚拟货币的认知盲区,伪造专业形象。
虚假承诺:以 “保底收益”“亏损自担” 为诱饵,降低受害人警惕性。
资金挪用:涉案资金未用于实际投资,而是被张某用于个人消费及偿还债务。
二、警方行动:从线索摸排到跨省抓捕接到报案后,利通区分局刑侦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以下措施展开侦查:
资金溯源:调取王某转账记录,锁定张某账户资金流向,发现其频繁进行大额消费和还款。
证据固定: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张某与王某的聊天记录、虚假平台截图等电子证据。
跨省协作:在陕西、甘肃等地警方协助下,锁定张某藏匿地点,于 2024 年 12 月将其抓获归案。
案件突破点:
张某供述其无任何投资经验,所谓 “代投” 实为 “拆东补西” 的骗局。
警方通过资金链追踪,成功冻结涉案账户资金 18 万元,并追回部分已挥霍款项。
三、案件背景:虚拟货币诈骗的猖獗与治理此案是吴忠市近年来破获的典型虚拟货币诈骗案件。据吴忠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数据,2024 年全市共立虚拟货币相关诈骗案件 23 起,涉案金额超 500 万元,同比上升 17%。此类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技术伪装:利用境外服务器搭建虚假交易平台,界面设计逼真,普通用户难以辨别。
话术升级:从单纯 “高收益” 宣传转向 “代投保底”“亏损补偿” 等更具迷惑性的承诺。
洗钱隐蔽:通过虚拟货币交易、跨境转账等方式转移资金,增加侦查难度。
警方反诈成果:
2024 年,吴忠市反诈中心累计止付涉案账户 365 个,冻结资金 3013 万元,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 1578 人次。
2025 年 1 月,吴忠市公安局因反诈工作成效显著,获自治区公安厅通报表扬。
四、专家解读:虚拟货币投资的法律与风险法律定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张某的行为已涉嫌诈骗罪,面临刑事追责。
风险警示:
平台资质存疑:多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未取得金融牌照,存在 “跑路” 风险。
收益承诺不可信:“稳赚不赔”“躺赚” 等宣传违背市场规律,实为诈骗话术。
资金安全无保障: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平台关闭或资金被挪用,维权困难。
五、警方提醒:防范虚拟货币诈骗的 “三不原则”
不轻易转账:对 “代投”“保收益” 等要求保持警惕,核实对方身份及平台资质。
不盲目跟风:避免因熟人推荐或社交平台宣传冲动投资,充分了解投资风险。
不忽视证据: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件后续: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吴忠市公安局表示,将持续加大对虚拟货币诈骗等新型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呼吁公众通过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结语:
虚拟货币投资的热潮背后,隐藏着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此案的成功侦破不仅为受害人挽回了损失,更揭示了此类犯罪的危害性。吴忠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投资需谨慎,切勿轻信 “天上掉馅饼” 的谎言,守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
上一篇:公安机关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