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五起上市公司犯罪典型案例 强化资本市场法治护航 来源:法治零距离 时间:2025-03-31 浏览:

  法治零距离讯  为持续深化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建设,公安部于 3 月 28 日集中公布五起上市公司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重违法犯罪行为,涉案金额累计超百亿元,充分彰显公安机关依法严打证券领域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

  北京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虚构利润超 6 亿元

  2022 年,北京某上市公司因筹备发行 20 亿元可转债,时任董事长宋某主导系统性财务造假,通过签订虚假合同、虚增商誉等手段,在 2018 年年报中虚增利润 6.58 亿元。审计机构会计师朱某军、刘某军在审计中发现异常后,仍协助伪造合同并销毁证据。2024 年,法院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判处宋某有期徒刑,对两名会计师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定罪处罚。

  浙江 A 集团掏空上市公司案:占用资金超 24 亿元

  浙江某上市公司及关联新三板公司被 A 集团实控人陈某荣通过多个账户转移资金 23 亿元,并违规担保 11 亿元。至案发,A 集团仍有 20 亿元未归还。陈某荣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违规披露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其指使的高管团队亦获刑。

  山东某公司连续四年造假:虚增利润超五倍

  山东某上市公司在 2015-2018 年间通过虚增银行存款、隐瞒重大诉讼等手段持续造假。其中 2015 年虚增利润达披露值的 575%,2016 年更将亏损粉饰为盈利。2024 年,公司原实控人程某某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获刑。

  深圳翡翠公司虚构交易案:虚增利润 2.63 亿元

  深圳某上市公司为完成业绩承诺,通过虚构翡翠原石交易虚增利润。2017 年虚增利润 1.84 亿元,2018 年半年报虚增 7900 万元。2024 年,公司原董事长赵某等责任人被依法追责。

  新疆某公司系统性造假:关联交易超 9 亿元

  新疆某上市公司在 2016-2019 年间隐瞒关联方资金占用及担保,累计金额超 9 亿元,并虚增利润 8000 余万元。实际控制人黄某因多项罪名被数罪并罚。

  公安机关表示,将持续强化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聚焦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突出违法犯罪,深化行刑衔接机制,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涵盖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 下乡等新型犯罪手段,案件侦破周期平均缩短 40%,追赃挽损率较往年提升 35%。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对涉及证券犯罪的 "关键少数" 将依法从严惩处,全力筑牢资本市场安全防线。(来源:人民公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