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盱眙县未成年保护中心:转型与创新,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在江苏省盱眙县,一个曾经作为儿童福利院的场所,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这里不仅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还成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和其他困境儿童的基层阵地。盱眙县未保中心的转型与创新,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盱眙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转型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孤儿数量的持续大幅下降,儿童福利机构出现了资源闲置的情况。同时,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儿童类型也从健康儿童转变为重病重残儿童为主,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在医疗、康复、特教等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21年,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在2025年之前,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原则上应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盱眙县积极响应这一政策,于2023年初揭牌成立了未保中心。
康复训练,点亮希望之光
在未保中心,一堂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正在进行。康复老师胡馨月伴着音乐挥动手臂,通过训练引导,让孩子们理解指令。这里建设了智力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复合功能的康复中心设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系统性的康复训练。通过训练,不少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一些轻度患者甚至能够回归正常的幼儿园和小学。
孤独症儿童在盱眙县未成年保护中心开展康复训练
开门办院,汇聚多方力量
盱眙县未保中心不仅注重自身的服务提升,还积极带动民间力量,共同为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儿童提供帮助。他们利用未保中心平台,组织了县检察院、民政局、司法局、法院、教体局等多方力量,共同向未成年人提供陪伴、情绪疏导、情感支持等服务。
同时,未保中心还注重“开门办院”,与欣欣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合作,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陪伴困境儿童。在民政等部门的牵线下,这些社会组织对接到了更多的服务资源,为孩子们提供科普基地参观、果园体验采摘等机会。
服务延伸,织密保护网
为了将服务延伸至城乡神经末梢,盱眙县还积极加快镇街级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建设。目前,盱眙县13个街道乡镇均已建成未保站,实现了街镇全覆盖。这些未保站不仅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还成为连接县、乡、村三级儿童福利工作阵地的纽带。
此外,盱眙县还连续6年将巩固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站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利用已经全覆盖的县、乡、村三级儿童福利工作阵地,构建三级联动、各有侧重、定位清晰、有机协同的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线上平台,开启智慧保护新篇章
在盱眙县未保中心,还有一项创新成果正在孕育。即将建成的“线上儿童关爱平台”将接入全县13个未保站的数据,实现困境儿童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检察院、法院、妇联等部门的协同信息也将一应俱全,使得服务派单更加便捷。这一平台的建立,标志着盱眙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入了智慧化的新阶段。
结语
盱眙县未保中心的转型与创新,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他们不仅注重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还积极汇聚多方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未来,随着线上儿童关爱平台的建立和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盱眙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供稿单位:江苏盱眙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