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4月17日22时许,济南市天桥区石桥小区一栋居民楼内突发液化石油气罐泄漏爆燃事故,造成 6 人送医救治,其中 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 人轻伤留院观察。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目前现场已封锁,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30 分钟生死救援实录
关键信息速览
|时间| 4 月 17 日 22:00 爆燃发生,22:30 火势受控,23:30 完成搜救 |
|地点| 天桥区石桥小区 3 号楼 2 单元(老旧砖混结构住宅) |
|涉事罐体| 15kg 家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初步判断为阀门连接处泄漏 |
|伤亡情况| 1 死 2 伤(死者为 72 岁女性,伤者包括两名消防员) |
|处置进展| 消防部门已启动火灾事故调查程序,涉事业主被问询 |
【居民惊魂回忆】
目击者王先生称:“当时听到‘轰’的一声,窗户玻璃全碎了,楼道里全是黑烟。”
涉事业主李女士透露:“睡前闻到煤气味,刚打开厨房灯就爆炸了。”
消防员张磊讲述救援细节:“入户时罐体仍在喷火,我们用湿棉被包裹后转移至空旷处。”
事故原因深度剖析
1.罐体泄漏的四大可能
阀门老化:涉事钢瓶已使用 6 年,超过 4 年检验周期。
软管龟裂:连接灶具的橡胶软管未定期更换,存在明显裂痕。
操作失误:用户可能未关闭角阀,导致夜间压力变化引发泄漏。
环境隐患:厨房通风不良,泄漏气体在密闭空间积聚。
2.专家预警
山东建筑大学燃气安全专家田贯三教授指出:“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仅 1.5%-9.5%,泄漏后遇电火花即可爆燃。”
消防部门提醒:“钢瓶严禁加热、倒置,发现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
安全隐患大起底
1.老旧小区的 “定时炸弹”
石桥小区建成于 1998 年,30% 住户使用液化气罐,部分钢瓶超期服役。
社区网格员透露:“去年安全检查发现 23 户存在软管老化问题,但整改率不足 50%。”
2.燃气公司的监管漏洞
涉事业主李女士表示:“从未有燃气公司上门安检。”
济南港华燃气回应:“公司每年免费安检,但部分用户拒检或家中无人。”
应急响应与后续处理
1.政府行动
天桥区已启动 “护燃行动”,对全区 5000 余户液化气用户开展拉网式排查。
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钢瓶送检,追查充装单位责任。
2.医疗救治
伤者已转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科,其中一名消防员面部二级烧伤。
死者家属正与街道办协商善后,初步判定为意外事故。
安全指南:液化气使用 “十不准”用户必看:
钢瓶定期检验,拒绝使用 “黑气瓶”。
软管每 18 个月更换,长度不超过 2 米。
灶具必须带有熄火保护装置。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阀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紧急处置:
切勿开灯、打电话、使用明火。
疏散人员至室外,拨打 119 和燃气公司电话。
火势失控时,用湿布包裹阀门尝试关闭,避免钢瓶倒地。
【后续追踪】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表示,事故原因将于 7 日内公布,涉事燃气公司若存在违规充装将顶格处罚。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呼吁市民重视燃气安全,筑牢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