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4 月 20 日,深圳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旅客吴某某(女,43 岁)因在深圳北站强行阻挡高铁车门关闭,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再次敲响公共交通秩序与安全的警钟。
一、事件经过:数十秒对抗暴露安全隐患4 月 18 日 13 时许,由东莞南站开往厦门站的 D2404 次列车停靠深圳北站 3 站台准备发车。当列车车门开始闭合时,吴某某突然将腿伸出车门外,试图等待三名同行人上车。站台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劝阻,但女子情绪激动,拒不配合。视频显示,两名工作人员合力拉扯仍未能阻止其行为,车门反复开合达 7 次,整个过程持续数十秒。
直至三名同行人赶到,吴某某才离开车门,列车随后关门驶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未造成列车晚点,但已触发高铁车门 “防挤压感应 + 气动密封” 双重安全系统的多次警报。若持续阻挡超过 15 秒,系统将强制切断动力输出,可能导致列车紧急制动,危及全车乘客安全。
二、法律定性: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经调查,吴某某的行为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 “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违法行为。4 月 19 日,民警在厦门将其查获,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铁路警方依据法律条款,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具体天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列车延误,还可能引发车门机械故障或行车安全事故。若造成严重后果,涉事者或将面临刑事追责。例如,2019 年合肥一男子因阻挡列车关门并袭击乘警,最终被判处拘役三个月。
三、公众热议:规则意识与管理漏洞事件曝光后,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
谴责行为:多数网友批评吴某某 “自私自利”“无视公共安全”,认为其行为可能形成负面示范。有网友直言:“高铁不是电梯,岂能随意阻挡?”
质疑管理:部分网友对工作人员处置能力提出质疑,认为 “两名工作人员竟无法阻止一名女子” 暴露应急机制短板。此外,关于同行人如何在发车铃响后仍能进站上车的问题,也引发对检票流程的讨论。
铁路部门回应称,将进一步加强站台工作人员培训,并探索技术升级,例如在车门旁增设 “实时风险可视化装置”,同步显示阻挡行为对后续列车的影响。
四、背景延伸:制度升级与安全警示近年来,类似事件频发。2018 年合肥女子 “扒门阻车”、2024 年广州男子四次阻挡车门等案例均引发社会关注。为强化管理,2025 年实施的《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已将 “阻挡车门” 纳入 “红色风险点”,要求涉事者除接受行政处罚外,还需强制参加 4 课时的公共安全培训,否则限制购票资格延长至 2 年。
铁路部门提醒,高铁运行系统精确到毫秒级,一次任性阻挡可能触发整条线路的连锁反应。旅客应严格遵守乘车规则,切勿因个人便利危害公共安全。如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 12306 热线或铁路民警举报。
(本文信息综合自深圳铁路公安处通报、广铁集团声明及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