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2025年1月7日9时5分,当高原的黎明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一场突如其来的6.8级强震震撼了珠峰故里——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地震发生后,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等上万名救援力量,如同离弦之箭,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
救援物资紧随其后,棉被、毛毯、棉大衣、炉子、方便面等17万余件急需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新华社记者也兵分四路,深入地震灾区一线,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被救出的感人瞬间。
在珠峰脚下的第一个日夜,灾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使命。定日县公安局干警顿珠次仁和他的战友们,在半个小时内就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长所乡古荣村。从日出到日落,他们所在的救援小队救出了17名受困人员。顿珠次仁的身上沾满了灰尘,脸上的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壑,双手指甲里塞满了泥土和血丝,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在长所乡古荣村的一座坍塌房屋废墟下,救援人员发现了一名被困人员。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与当地民警迅速展开救援,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困人员救出并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救治。夜幕降临,搜救难度逐渐加大,但各级部门和单位并未停下救援的脚步,他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力求把握好“黄金72小时”。
在措果乡灾后救援现场,消防员手持手电筒仔细搜救,搜救犬在坍塌的废墟中来回闻嗅,为搜救人员提供重要线索。与此同时,古荣村的两个安置点已经搭建起了30多顶帐篷,每名群众都领到了两床以上的被子和一条褥子。部分群众的帐篷里已经点起了炉灶,帐篷内温暖如春。
57岁的米玛和另外一家人住在一个帐篷里,他们做好了过夜的准备。安置点负责人、古荣村村干部桑杰表示,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气温,但被褥的到来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明天还将在安置点增设灶台,帮助群众烧酥油茶、吃上糌粑。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逐渐降低。19点30分左右,第一批被褥送至古荣村,干部及民警开始分发。现场温度已经降至零下2摄氏度,气象预报显示今晚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16摄氏度。但幸运的是,村中路灯已经恢复照明,解放军某部在安置点设立了医疗救治点,为群众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60多名解放军官兵也在今天中午12点多来到了长所乡古荣村,直接投入到当地的救援工作中。今天晚上他们在这里埋锅造饭,为群众提供热菜热食。在漆黑的夜色下,余震仍然不断袭来,但有党和政府的守护,受灾群众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珠峰故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上万名救援力量的火速驰援和无数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早日重建家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