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2025年3月28日,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珠肇高铁高肇段GZSG-3标项目工地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1人死亡。这是该项目继2024年3月24日发生同类事故后的第二起亡人事件。4月8日,肇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安委办”)通报称,已对最新事故启动调查督办程序,要求鼎湖区政府从严落实整改。
事故回溯:一年内两起高坠致2死
据市安委办通报,2025年3月28日18时许,珠肇高铁GZSG-3标项目永安段工地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一名作业人员从施工平台跌落身亡。目前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而就在一年前的2024年3月24日,同一标段位于鼎湖区沙浦镇的西江特大桥南岸栈桥76#平台,也曾发生高坠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5万元。调查显示,该事故系工人违章作业、安全绳失效及现场管理缺位所致。彼时,市安委办已下发督办函要求整改。
监管警示:安全管理漏洞未堵住
针对两起事故暴露的共性问题,市安委办在最新督办函中强调,涉事标段存在“安全责任传导弱化、隐患排查流于形式”等重大隐患。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事故发生后,调查组曾提出增设防坠网、强化岗前培训等7项整改要求,但此次同类事故再发,暴露出整改措施未有效落实。
“连续两年在同一项目发生高坠亡人事故,绝非偶然。”一位建筑安全专家指出,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带、安全网、防护栏”三重防护,但部分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常忽视细节管理,“尤其是分包环节,安全培训常沦为走过场”。
铁腕整治:挂牌督办+信用惩戒
目前,肇庆市已对2025年“3·28”事故启动提级调查,明确要求:
全面停工自查:GZSG-3标项目全线停工,开展高空作业专项排查;
严惩责任主体:对涉事施工、监理单位实施约谈警示,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
强化动态监管:全市在建工地推广智能安全帽、高空作业实时监控系统;
压实属地责任:鼎湖区政府需于3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市安委办将现场核验。
肇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合住建部门对近三年发生过事故的施工企业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者依法吊销资质。
行业反思:如何打破“事故周期律”?
高铁施工属高风险领域,仅2024年广东省共发生建筑高坠事故23起,占建筑业事故总量的51%。专家建议:
技术防控:强制使用速差防坠器、自动升降平台等设备;
机制优化:推行“安全日志”扫码打卡,确保培训到岗到人;
法律震慑:对瞒报、谎报事故的企业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中国基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