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2025 年 4 月 7 日上午 9 时 17 分,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供电公司大楼突发火灾。这座 26 层的玻璃幕墙建筑在十分钟内形成立体燃烧态势,七楼至十二楼外立面被烈焰吞噬,黑烟升腾数公里外清晰可见。消防部门紧急出动 52 米云梯车、高喷消防车等专业设备,经 1 小时全力扑救,明火于 10 时 19 分被扑灭。巨野县应急管理局通报称,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楼内 187 名员工在 8 分钟内全部安全撤离,电力供应通过备用系统维持正常。
火灾细节与救援过程
起火原因初步判定
经现场勘查和技术分析,火灾系外墙保温材料被引燃所致。涉事建筑使用的聚苯乙烯保温层未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 级不燃材料要求,且未设置防火隔离带,导致火势沿外立面快速蔓延。目击者描述,七楼设备间电缆起火后,火苗通过管线井向上攀爬,玻璃幕墙爆裂后引燃保温层,形成 “烟囱效应”。
消防救援难点
高度限制:26 层建筑远超普通云梯车作业范围(极限约 70 米),消防员需采用外立面强攻与内攻搜救结合战术,通过无人机定位火点、破拆窗口释放烟雾。
设备失效:大楼虽配备智能消防系统,但自动喷淋装置因装饰吊顶遮挡未及时启动,延误初期扑救时机。
应急机制成效
供电公司每月组织的疏散演练发挥关键作用。财务科职员刘晓燕回忆:“警报响起时,员工按训练分组沿不同通道撤离,整个过程与演练无异。” 这一机制确保楼内人员在浓烟扩散前安全逃生。
事件影响与深层隐患
电力保障未受冲击
作为区域电力调度中枢,大楼核心机房未受火势波及。技术人员在应急发电车支援下,48 小时内恢复主设备运行,巨野电网供电稳定。
高层建筑消防漏洞
材料隐患:类似 2017 年伦敦格伦费尔大厦火灾,可燃外墙材料成为火势蔓延主因。此次火灾中,保温层与铝塑板框架的组合燃烧,释放有毒气体并加速火势。
管理失衡:供电公司 2024 年曾因仓库消防升级获表彰,但核心办公区未同步整改。应急管理局指出,旧电缆违规存放设备间、保温层维护缺失等问题暴露 “重仓库、轻办公” 的管理盲区。
官方回应与后续措施
政府快速响应
巨野县已启动全县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要求 30 日内完成外墙材料检测与防火隔离带补建。国家电网同步部署全国供电系统 “一栋一档” 整改,强化自动喷水系统与外墙材料全周期监管。
企业整改承诺
涉事供电公司表示将拆除现有保温层,更换为 A 级岩棉材料,并增设独立气体灭火系统。同时建立 “设备间 24 小时巡检 + 第三方季度安检” 制度,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公众安全警示
消防专家提醒,春季大风天气叠加复工用电高峰,高层建筑需警惕烟头、电火花等火源。市民若发现外墙材料破损或消防通道堵塞,可通过 “12345” 政务热线举报。
同类案例与经验借鉴
此次火灾与 2022 年湖南长沙电信大楼、石家庄众鑫大厦火灾成因相似,均因外墙可燃材料引发。住建部门数据显示,我国 60 米以上建筑超 6.5 万栋,其中 23% 存在外墙材料防火性能不达标问题。专家建议,需强制推广 “阻燃材料 + 防火隔离带 + 自动报警” 三重防护体系,并建立既有建筑动态监测机制。
截至发稿,火灾具体引燃源仍在调查中,巨野县联合调查组已约谈建筑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这场 “零伤亡” 的火灾,为城市安全管理敲响了一记重锤 —— 正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所言:“今日的万幸,不该成为明天的侥幸。”(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