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零距离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为何总能烧出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当浓烟吞噬幼儿园的屋顶,我们是否真的从过往教训中吸取了经验?
4月1日下午,安徽亳州某幼儿园厨房电路因老化短路引发火情。据调查,该园虽配备灭火器材,但部分设备已过期半年未更换;而园区去年消防演练记录仅有一次,远低于规定频次。更令人揪心的是,起火点紧邻儿童活动区,若火势蔓延延迟十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当地居民反映,该幼儿园为民营机构,近年为扩大招生压缩了安全投入,甚至有家长曾投诉厨房排烟系统故障,却未获整改
火势爆发后,52岁的保安王建军第一时间冲入火场。这位退伍老兵曾在部队服役期间参与过汶川救灾,凭借经验迅速切断电源,用老旧灭火器压制火势。与此同时,班主任李霞组织30余名儿童用湿毛巾掩住口鼻撤离——她的父亲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的应急知识在此刻派上关键用场。网友热议的监控画面显示,从警报响起到全员脱险仅用4分12秒,但这段"黄金时间"背后,暴露的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安全培训的参差不齐。
当每次事故都以"庆幸无人伤亡"收场,我们是否陷入了麻木的恶性循环?幼儿园围墙外,还有多少未被点燃的安全隐患在暗中蛰伏?(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七甲哥)